伤口愈合

📅 2025-07-10 12:31:47 ✍️ admin 👁️ 9223 ❤️ 783
伤口愈合

此条目需要扩充。 (2010年1月30日)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,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。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。

伤口愈合或创(chuāng)伤愈合(Wound healing)是创伤后人体皮肤和表皮组织再生的自然过程。正常来说,皮肤的表皮(最外层)和真皮(内部或深层)存在于一个平衡的状态,以形成一个保护伤口的屏障。而当焦痂破裂,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便会迅速地开始。其基本过程包括以下阶段:止血期、炎症期、增生期、成熟期及重塑期。

当皮肤受损后,一套复杂的生化程序将修复其损伤。在受伤后的几分钟内,血小板将在创伤附近处形成纤维蛋白凝块,以用作止血。

炎症期[编辑]

凝结级联

血小板

血管收缩与舒张

中性粒细胞

巨噬细胞

增生期[编辑]

新血管形成[编辑]

主条目:血管新生

纤维增生及肉芽组织形成[编辑]

成纤维细胞参与这个过程。胶原蛋白沉淀于细胞外基质。

上皮再生[编辑]

位于人体膝盖处的痂

“痂(jiā)”(Scab)是指伤口表面形成的块状物,质硬,主要成分为血小板、纤维蛋白、细菌残骸等。生成痂的过程称为“结痂”,是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防止伤口继续出血,在伤口愈合后会自行脱落。

收缩[编辑]

如果收缩期的时间持续过长,可能会导致变形毁容和功能丧失[1]。

成熟与重塑阶段[编辑]

创伤愈合的类型[编辑]

一期愈合[编辑]

见于组织缺少、创缘整齐、无感染、对合紧密的创口,修复以原来细胞为主,炎症反应轻,愈合时间短,形成疤痕少。如皮肤的无菌手术切口。

二期愈合[编辑]

见于组织缺损大,创缘不整齐、伴有感染,对合不齐,以纤维性修复为主,炎症反应重,愈合时间长,会形成大疤痕。

痂下愈合[编辑]

伤口表面的血液、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干燥后形成硬痂,在其下面进行上述愈合过程,待上皮在上皮完成后即脱落。痂下愈合所需时间较长。

查论编医学:病理学病理学原理

疾病

感染

赘生物

病原学

发病机制(英语:Pathogenesis)

血流动力学

缺血

炎症

细胞损伤(英语:Cell damage)

伤口愈合

细胞适应(英语:Cellular adaptation)(代偿性变化)

萎缩

肥大

增生

异型增生(非典型增生)

组织化生

鳞状上皮化生(英语:Squamous metaplasia)

腺性化生(英语:Glandular metaplasia)

细胞死亡

坏死

凝固性坏死(英语:Coagulative necrosis)

液化性坏死(英语:Liquefactive necrosis)

坏疽性坏死

干酪样坏死(英语:Caseous necrosis)

脂肪性坏死(英语:Fat necrosis)

纤维蛋白样坏死

细胞程序性死亡

细胞凋亡

固缩

核碎裂

核溶解

积累性

色素

含铁血黄素(英语:Hemosiderin)

脂色素(英语:Lipochrome)/脂褐素

黑色素

脂肪变性(英语:Steatosis)(皮脂腺病)

病理解剖学

外科病理学(英语:Surgical pathology)

细胞病理学(英语:Cytopathology)

验尸

分子病理学(英语:Molecular pathology)

法医病理学

口腔颌面病理学(英语: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hology)

肉眼检查(英语:Gross examination)

组织病理学(英语:Histopathology)

免疫组织化学

电子显微镜

荧光免疫检验法(英语:Immunofluorescence)(免疫萤光法)

荧光原位杂交(FISH)

临床病理学(英语:Clinical pathology)

临床化学

血液病理学(英语:Hematopathology)

输血医学(英语:Transfusion medicine)

医学微生物学

免疫诊断学(英语:Immunoassay)

免疫病理学(英语:Immunopathology)

酶活性分析(英语:Enzyme assay)(酶测定)

质谱法

色谱法

流式细胞术

血库

微生物培养鉴定(英语:Microbiological culture)

血清学

特殊情况

心肌梗死病理时间轴(英语:Timelin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hology)

^ Hinz B. Masters and servants of the force: the role of matrix adhesions in myofibroblast force perception and transmission. European Journal of Cell Biology. April 2006, 85 (3–4): 175–81. PMID 16546559. doi:10.1016/j.ejcb.2005.09.00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