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顺为什么不愿投降曹操?和张辽相比,两人谁的实力更强?

📅 2025-08-09 14:20:20 ✍️ admin 👁️ 1653 ❤️ 499
高顺为什么不愿投降曹操?和张辽相比,两人谁的实力更强?

高顺为何不投降曹操?

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先了解吕布集团中一些关键武将的构成。吕布集团的武将主要包括两个来源的部队:一部分是来自并州的老部下,另一部分则是吕布逃出长安后,新加入的武将。这些新加入的武将大多来自兖州和河内。吕布先是投靠了袁术,但由于被拒绝,随后又投奔袁绍。可惜的是,由于袁绍对吕布心生疑虑,吕布又转而依附河内的张杨。之后,兖州的陈宫、张邈等人将吕布拉拢到一起,共同对抗曹操。

吕布出生在并州,带领的军队以骑兵为主,战术主要以“突骑冲锋”为特色。吕布常与亲近的成廉、魏越等人一起,在敌阵中进行猛烈突击,多次突破敌方阵地。实际上,吕布军队的核心战力,正是魏越、侯成等骑将。其中,魏越还是吕布的亲家,二人有着深厚的“外内之亲”。

在吕布集团的众多将领中,高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。他直属的部队有七百余人,虽然号称千人,但他们的铠甲、兵器都非常精良,训练有素,严格遵守军纪且作战勇猛。高顺带领这支队伍,每次进攻敌阵时,都能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,得到了“陷阵营”的美誉。此支部队显然是步兵军团的组成,而高顺在吕布的兖州和河内时期可能是新加入的成员。与吕布的并州军相比,他的战术有很大的不同。

更有力的证据可以支持这一推测。吕布的部将之一——河内人郝萌,在袁术的挑唆下发动了叛乱,率兵攻打吕布。高顺成功带兵平定了叛乱。然而,吕布并未因此重用高顺,反而因为郝萌的叛乱,更加疏远了高顺,甚至将高顺的部队调给了魏续。这一事件是否说明高顺可能也是河内人呢?毕竟他既非吕布集团的核心,又被其猜忌,似乎没有理由为吕布效忠。

有意思的是,当吕布被曹操围困时,最先背叛他的人竟是吕布最信任的旧部,包括侯成、宋宪、魏续等人。而当时驻守外地的张辽也迅速投降了曹操。相比之下,高顺虽然被俘,却始终保持沉默,坚决拒绝投降,最终被曹操处决。

从高顺的能力来看,投降曹操无疑能获得极好的前途和荣耀。作为吕布手下最出色的指挥官之一,他不仅拥有训练出极强陷阵营的能力,其个人战绩也非常辉煌。他曾击败刘备、夏侯惇等名将,声名显赫。例如,吕布派遣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等人攻打沛城,成功破敌,曹操派遣夏侯惇前来支援,却未能救援,最终被高顺击败。

高顺不仅仅是一个武力强悍的将领,他还具有相当高的战略眼光。吕布新得徐州后,亲自率军征伐臧霸,高顺却提出劝谏:“将军亲手斩杀董卓,威震四方,声名远扬,天下人都畏惧您。若此时亲自出征,一旦失败,恐怕徐州人心动荡。”他深知,吕布的一旦失误,可能会影响整个局势。

此外,高顺为人清廉刚正,不饮酒、不接受馈赠,且多次为吕布提出忠告:“做事要深思熟虑,要多听忠臣的意见。”他认为,一个国家的破败,往往并非缺乏忠臣,而是因为君主没有采纳忠言,轻易行事,致使失误不断。

在五子良将中,高顺的战力、练兵、谋略等各项素质都堪称顶尖。如果他选择投降曹操,他的功勋与地位,必定能与张辽媲美,甚至超越。

我们曾经有一个观点认为,三国中的人性多为利欲驱动,但也有那么几位英雄,始终坚持忠诚与正义。高顺便是其中之一。他不为名利所动,忠诚于自己心中的信念,值得我们尊敬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